为什么很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都害怕冬天?相信很多人心中已有答案。没错,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于冬天极为敏感,冬季温差大,气温骤降,许多患者容易在冬季复发或者病情加重,可以说冬季是一年中最“危险”的季节。
为什么说寒冬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“魔鬼期”?
寒冬会使人体耗氧量增加,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,血管收缩,血压升高,心率加快,心脏的负担也跟着增加了。
不仅如此,天气变冷使血流相应变慢,影响了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,血液粘稠度也大大增加,很容易形成血栓。同时,寒冬也会诱发冠状动脉的痉挛,导致心肌缺氧、缺血,从而诱发心绞痛、心肌梗死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。
因此,寒冬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魔鬼期。
这时候会有患者说,那我就在家呆着了,“大门不出二门不迈“不就可以了吗?以前就有提到过,适当运动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是很有益处的,其实做好以下几点,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以安全度过寒冬。
冬季应该如何预防或避免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呢?
1.做好保暖: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来说,在冬天首要做好保暖工作。
室内:
冬季室温应该不低于18摄氏度,老年人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再提高2-3摄氏度。在室内时,应避免将门窗开得过大,以防冷空气刺激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。当室内需要换气时,可把门窗开一条缝,使少许新鲜空气进入,但又不至于使室内温度一下子降得过低。
室外:
(1)戴帽子:当温度在4度左右时,人体一半的热量会从头部散发出去,而且温度越低,头部散热的比例越大。除此之外,脑门和后脑部的风池穴是容易受风寒侵袭的部位,一旦受寒易造成头痛、感冒、头晕等,因此冬日出门最好佩戴帽子,保护脑门和后脑勺等部位防止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。
(2)围巾:大部分人冬日都有戴围巾的习惯,因为颈部也很脆弱。一方面咽喉受寒后会引起呼吸道疾病,另一方面戴围巾也能防止寒风从脖子进入心肺。
(3)口罩:说到冬天就离不开雾霾,佩戴口罩除了保暖外还能起到防尘护肺的效果,但注意口罩要时常清洗,可以多准备几个轮换着使用。
(4)保暖鞋袜:俗话说“寒从脚起”,由此可以说明脚部保暖的重要性,冬天最好穿过脚裸的袜子,鞋子也要选择保暖的,千万不要贪图时尚。
2.午睡预防
(1)午睡时间以1小时左右为宜,过长过短均不宜。起床后先在床上作轻度活动,慢慢坐起,用于在心前区、胸部作5-10分钟按摩,然后下床喝一杯水。
(2)睡姿应取头高脚低、右侧卧位,以减少心脏压力,防止打鼾,须注意的是坐位及伏案睡有害,会使脑缺氧加剧。
(3)睡前不吃油腻的食物,不要吃得太饱。太饱会影响心脏正常收缩和舒张;油腻食物会增加血粘稠度,加重冠状动脉病变。
(4)午餐后不宜立即躺下午睡,因为此时大量的血液流向胃,血压下降,大脑供氧及营养明显下降,易引起大脑供血不足。一般应午饭后休息20分钟。
(5)患有高血压者,睡前忌服降血压药,因为睡时血压下降,可使心、脑、肾等主要脏器供血不足,及凝血物血小板附于血管壁引起血栓,导致缺血性中风发生。
3.调整饮食
在饮食上要注意,冬天温度下降使血液粘稠度增高,如果不注意改善饮食,会使人体胆固醇、甘油三酯等杂质沉积在血管壁上,引起血管的堵塞,更容易诱发心肌梗死、心绞痛等。在日常饮食上要注意少吃热量高、脂肪高的食物,不吃或者少吃甜食,多吃清淡食物,同时也多吃些改善血管硬化、养护心血管的食物。
4.保持大便通畅
排便过于用力会使腹内压力增高,回心血流量增加,心脏负荷加重,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,一旦发生便秘,切不可强行排便,而应该通过饮食或者药物来改善。
5.坚持服药
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冬天应按时遵医嘱服药,定期去医院随访。切不可擅自减药或停药,同时应加强血压、血脂与血糖的监测。
寒冬季节,建议各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友,秋衣秋裤可以穿起来了,不止暖身,更为了暖心.
©Copyright 1998-2025, MicroPort Scientific Corpor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 技术支持:唯引互动 | 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沪ICP备69616171号
>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4876号
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:(沪)- 非经营性 - 2016 - 0131
“九游会·J9”、“MicroPort”及“ ”为我司注册商标,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。